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設計
詳細介紹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主要有三個積極意義:
1、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擁有一份文化自信和尊嚴。
今天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了多少歲月的洗禮和人文的考驗,它們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能量,它們不僅是我們的文化身份標識,同時也給予我們一份文化自信和尊嚴。如扎染技術、剪紙工藝等傳統手工藝,充滿人類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族群凝聚力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諸如民俗節慶活動端午賽龍舟、傣族潑水節等、地方藝術表演活動如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等,都是一種集體儀式化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可以使大家聚在一起,以一種“集體歡”的方式來共同經歷一種充滿鄉音鄉情鄉誼的情感體驗和審美之旅,這些活動往往使同村同鄉同族同城的人們忘記在此時此地彼此現實身份,共同融入一種大家心靈相通感應的文化體驗氛圍。在這種大家共同參與的“非遺”活動中,我們不僅感受到這些“非遺”的文化魅力和引力,同時也使我們心彼此靠攏,并有一種齊心合力之感受和沖動。
3、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我們的人生充滿文化意味和美感
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獨特、神奇、迷人的文化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民不再僅僅以衣食住行來延續生命體,也不再僅僅以工作事業來確立社會身份和地位,而能夠以參與者親歷和旁觀者體驗來豐富和充實人生,從而使人生充滿文化意味和美感。典型的如刺繡、傳統樂器琵琶、古箏等,都給人以美的享受。